2024-05-13 14:13:01
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广场上,松花江光影秀精彩上演;陕西咸阳秦文化数字光影演艺空间演绎秦朝风华;武汉黄鹤楼的夜间光影秀致敬广大劳动者……五一假期,“科技+文旅”融合的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成为消费新亮点。
假日前夕,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、资源开发司在杭州举办全国智慧旅游培训班,强化智慧旅游的人才支撑,促进数字经济和旅游业深度融合。今年以来,“新质生产力”成为高频词,而智慧旅游是“新质生产力”与旅游业结合度最高、最深的领域之一。近年来,各地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成果,积极打造互动性与沉浸感并存的新场景,为游客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。
这是丰富体验的智慧
今年1月1日,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·魔都号从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启航。船上的设施可以充分满足游客的生活、休闲需求,被誉为“海上城市”。
值得一提的是,爱达·魔都号是全球首艘5G智慧邮轮。“基于5G信息网络和卫星技术,爱达·魔都号充分运用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创新手段,实现了海上通信和邮轮服务的全面升级。”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介绍,“通过创新搭建‘5G+卫星’空天地一体化网络通信,爱达·魔都号在船头、船尾处架设VR相机进行慢直播,游客可以在室内欣赏海上美景和邮轮行驶情况,还能在船舱观看精彩节目。”
2023年11月,文化和旅游部、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公布第一批30个“5G+智慧旅游”应用试点项目;今年2月,文化和旅游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公布第一批42个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,展现了各地智慧旅游发展的最新实践成果。
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,“4D+6面”全景影院立体还原长征场景,让观众感受血战湘江的战火纷飞;在河北廊坊,“只有红楼梦·戏剧幻城”打造如梦如幻的沉浸戏剧体验空间……不断涌现的智慧旅游新产品,让游客的体验更加丰富多彩。
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,老厂区、老街区变身网红打卡地,工业遗存成为文化新地标。春节假期,北京首钢一高炉·SoReal科幻乐园正式营业,吸引了大批游客。“在项目打造过程中,我们引入科技、文化元素,融合未来科技乐园、主题秀场、艺术展览业态,打造了八大沉浸主题体验区、六大创新消费综合区,赋能城市更新,助力工业遗存改造。”首钢一高炉·SoReal科幻乐园总经理吕晓卓介绍。
这是文化创新的智慧
智慧旅游不仅丰富了游客体验,也在更好保护传承、创新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在浙江省博物馆“丽人行——中国古代女性图像沉浸式数字展”现场,借助数字技术,古代女性图像在四周若隐若现,游客置身其间,仿佛与古代女性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。展馆内,小朋友们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变幻的屏幕,时而模仿古代女性的动作姿态。“通过展览,我看到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女性的生命群像,内心很受触动。”广州游客戴女士说。
夜幕降临,文旅演艺项目《今夕共西溪》在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上演,一排身着传统古典服饰的少女撑着油纸伞在桥头翩然起舞,长桥之上,光影变幻。《今夕共西溪》以西溪实景为舞台,讲述了南宋礼部尚书洪皓出使金国,以文止战,被扣北国15年仍坚守初心使命的故事。
浙江大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策划总监杨艳荣介绍:“我们在项目打造过程中结合自然生态景观,将西溪美景、人文雅致与科技完美结合,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宋韵实景大戏。”
“发展新型文化业态,需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,更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”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卜希霆认为,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,能够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,吸引更多年轻人感知美好生活。
“你好,文学之树,沈雁冰有多少个笔名?”“沈雁冰的笔名约有116个,其中较为著名的有30多个……”在浙江文学馆数字体验厅“对话文学之树”项目前,不少家长和小朋友大声提问,基于文学大数据平台及大模型驱动的“文学之树”一一作答;在“一木一石”数字大屏前,游客只需动动手指点击屏幕,就能了解鲁迅等文学家的行迹图、朋友圈……依托文学数字化应用,浙江文学馆不仅成为亲子家庭读书休闲的好去处,也成为外地游客的打卡地。
作为浙江文学馆文学数字化体系搭建方,新华智云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助理余靖静说:“数字化让文学生动可感,文学让数字化更具人文关怀。希望通过数字化技术,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学体验,给‘文学+’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。”
这是管理高效的智慧
游浙里、一码游黔东南、数字故宫……当前,各地景区的智慧化服务和管理已逐渐普及,通过一个个小程序、APP,不仅能让游客便利获取“吃住行游购娱”一站式服务,还能让旅游管理更加高效。
在云南丽江古城,5G无人机智慧机库通过自动巡航、返航等功能为景区安全防控、指挥调度提供有力支撑;安徽黄山风景区通过实时客流监测、实时天气预测等,为游客打造一体化旅游服务系统……
不少景区还通过智慧旅游项目提升适老化服务。去年,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开展老年旅游典型案例推荐遴选工作,其中不乏景区适老化智慧旅游导览系统升级、上线关怀版APP等案例,让老年群体享受更便捷、更有温度的智慧旅游服务。
近年来,杭州市以“城市大脑”为载体,以让游客“多游一小时”为主要目标,聚焦景区入园、酒店入住、游览转场等游客排队场景,推出“10秒找空房”“20秒景点入园”“30秒酒店入住”“数字旅游专线”四大便民服务,利用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优化城市旅游服务。
2023年,以举办亚运会为契机,杭州向全球发放100万份亚运文旅大礼包,市民游客可通过“亚运PASS”数字化平台,兑换杭州地铁通票、景点门票。活动期间,有492.7万人次享受了惠民权益,直接拉动消费约6.3亿元。
“2023年杭州数字文旅企业共1189家,涵盖数字文化内容生产、数字旅游体验服务、数字文旅技术服务等类型,产生16.6万个就业岗位和2145.5亿元营收。”杭州市文化和旅游发展中心(杭州市旅游经济实验室)主任周围介绍,“今年,杭州启动实施数字文旅产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,并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,进一步用文旅连接其他行业,用数字化赋能百业。”
对于智慧旅游接下来的创新与发展,王志勤建议,要进一步鼓励适配旅游场景的产品、技术研发,推动场景与技术深度融合;打通数据采集标准,构建一体化旅游数据平台;打造技术提供商与旅游行业单位的供需对接平台,推动供需两侧协同创新;推动旅游景区形成数字化建设规划意识,引导景区培养复合型人才。(来源网络,侵删)